
虽然这样的夸奖第一次出现在科室微信群里面,但是我们知道,在病房内,杨医生每天都会收到29床老爷爷的夸奖!为什么老爷子天天夸奖他,说他是位认真负责任的好医生?故事的起因还要从老爷爷入院的那天说起。
老爷子是糖尿病,血糖自己没有控制好,有一天老爷子发现自己的大腿外侧红肿得厉害,走起路来已经开始有疼痛感,于是在家人的陪伴下来我们泾县医院十五病区就诊。
接诊的是我们的主治医生杨琎,经过详细的问诊及体检以后,杨医生给出了明确的诊断:左下肢蜂窝织炎(糖尿病),皮下已经有脓腔产生,必须马上切开排脓进行有效引流,才能防止恶化。
手术非常成功,剩下的就是长时间的伤口换药工作,去除坏死的组织才能让新生肉芽生长,这样才能促进伤口的愈合。
每天的伤口换药是杨医生和老爷子的约定,不管工作再忙,每天都是给老爷子换好药以后再下班。因为伤口在腿上,还因为要冲洗,所以给病人安排的是坐位,一只腿架在方凳上面,将伤口充分暴露、悬空,这样才能进行伤口冲洗、消毒、包扎。如果伤口渗液多,这样的操作程序,杨医生往往一天还要操作两次。病人是坐着,那医生换药只能半蹲着或弓着腰,这样才能方便查看伤口,进行治疗。换药室没有空调,每次换药时带着口罩、帽子,往往换药结束摘下口罩帽子时,才会看到杨医生满脸的汗水。
老爷爷心疼地说:“杨医生,热吧?我看你出了一头汗!”
杨医生爽朗一笑:“我胖,出汗多!”
老爷爷:“那我的腿能好么?”
杨医生:“不着急,慢慢来,您看伤口今天比昨天可就好多了!”
……
为了不让病人担心,为了每天观察伤口的渗液情况,为了每天给病人伤口换药,杨医生总是会提前和病人做好约定:
今天上午有手术,下午给您换药!
晚上我值班,明早我要下乡义诊去,能不能麻烦您早点起来我先给您换好药?
今天我上门诊,可能要到中午才能给您换药了!
明天我出差,请王医生给您换一下,后天我就回来了!
……
像这样的嘱咐,杨医生每次都和老人讲清楚,为了就是怕老人担心,减少老人的焦虑,因为作为医生的他知道,“常常帮助、总是关怀”对病人的恢复有好处。
为了控制老爷爷的血糖,杨医生总是请教内分泌科专家来会诊,将血糖水平逐步控制稳定;为了缓解老爷爷伤口换药时的疼痛,杨医生请教了疼痛专家,采用口服药物镇痛,减轻伤口疼痛;为了帮助老爷爷的伤口治疗,护士长请教了院内伤口造口专家,采用新型的伤口敷料,促进局部炎症的控制;为了帮助老爷爷的营养支持,护士们进行健康宣教,家属准备高营养饮食,增强机体体质……医护们一切的努力没有白费,老爷爷从不能下床活动,到下床跛行,到家人扶行,到自己行走,效果非常显著。
终于到了出院的日子,老爷爷拉着杨医生的手,真诚地说:“杨医生,我这条腿(治疗)你吃了苦,真的感谢你!”看着老人挥手和我们告别,用双脚走着出院,这种喜悦感和满足感油然而生!
杨医生和这位老爷爷的约定已经告一段落,下一个病人的约定又已经开始……
十五病区 包丽玲
虽然这样的夸奖第一次出现在科室微信群里面,但是我们知道,在病房内,杨医生每天都会收到29床老爷爷的夸奖!为什么老爷子天天夸奖他,说他是位认真负责任的好医生?故事的起因还要从老爷爷入院的那天说起。
老爷子是糖尿病,血糖自己没有控制好,有一天老爷子发现自己的大腿外侧红肿得厉害,走起路来已经开始有疼痛感,于是在家人的陪伴下来我们泾县医院十五病区就诊。
接诊的是我们的主治医生杨琎,经过详细的问诊及体检以后,杨医生给出了明确的诊断:左下肢蜂窝织炎(糖尿病),皮下已经有脓腔产生,必须马上切开排脓进行有效引流,才能防止恶化。
手术非常成功,剩下的就是长时间的伤口换药工作,去除坏死的组织才能让新生肉芽生长,这样才能促进伤口的愈合。
每天的伤口换药是杨医生和老爷子的约定,不管工作再忙,每天都是给老爷子换好药以后再下班。因为伤口在腿上,还因为要冲洗,所以给病人安排的是坐位,一只腿架在方凳上面,将伤口充分暴露、悬空,这样才能进行伤口冲洗、消毒、包扎。如果伤口渗液多,这样的操作程序,杨医生往往一天还要操作两次。病人是坐着,那医生换药只能半蹲着或弓着腰,这样才能方便查看伤口,进行治疗。换药室没有空调,每次换药时带着口罩、帽子,往往换药结束摘下口罩帽子时,才会看到杨医生满脸的汗水。
老爷爷心疼地说:“杨医生,热吧?我看你出了一头汗!”
杨医生爽朗一笑:“我胖,出汗多!”
老爷爷:“那我的腿能好么?”
杨医生:“不着急,慢慢来,您看伤口今天比昨天可就好多了!”
……
为了不让病人担心,为了每天观察伤口的渗液情况,为了每天给病人伤口换药,杨医生总是会提前和病人做好约定:
今天上午有手术,下午给您换药!
晚上我值班,明早我要下乡义诊去,能不能麻烦您早点起来我先给您换好药?
今天我上门诊,可能要到中午才能给您换药了!
明天我出差,请王医生给您换一下,后天我就回来了!
……
像这样的嘱咐,杨医生每次都和老人讲清楚,为了就是怕老人担心,减少老人的焦虑,因为作为医生的他知道,“常常帮助、总是关怀”对病人的恢复有好处。
为了控制老爷爷的血糖,杨医生总是请教内分泌科专家来会诊,将血糖水平逐步控制稳定;为了缓解老爷爷伤口换药时的疼痛,杨医生请教了疼痛专家,采用口服药物镇痛,减轻伤口疼痛;为了帮助老爷爷的伤口治疗,护士长请教了院内伤口造口专家,采用新型的伤口敷料,促进局部炎症的控制;为了帮助老爷爷的营养支持,护士们进行健康宣教,家属准备高营养饮食,增强机体体质……医护们一切的努力没有白费,老爷爷从不能下床活动,到下床跛行,到家人扶行,到自己行走,效果非常显著。
终于到了出院的日子,老爷爷拉着杨医生的手,真诚地说:“杨医生,我这条腿(治疗)你吃了苦,真的感谢你!”看着老人挥手和我们告别,用双脚走着出院,这种喜悦感和满足感油然而生!
杨医生和这位老爷爷的约定已经告一段落,下一个病人的约定又已经开始……
十五病区 包丽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