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造成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,因此,临床上除了依靠血常规、胸部影像或者是微生物学检查来反映感染的真实情况,还借助于一些特殊的血清学检测项目指标来早期诊断感染,鉴别病原体类型,评估感染程度并有效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。与其他细菌感染的传统诊断指标如WBC计数、血沉、C-反应蛋白、细菌培养等比较,PCT 是临床上采用较多的用于发现炎症,评估抗生素治疗效果和预后,评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(SIRS)的重症度, 脓毒血症以及脓毒血症性休克的预后情况的检测项目,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,具体如下:
一、细菌感染早期的鉴别诊断。通常在发生细菌感染后2-6小时快速升高,并可检测到;对细菌感染的诊断特异性在90%左右,而在病毒感染、自身免疫性疾病、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等情况下几乎不升高。
二、鉴别诊断术后常见的发热,是机体本能的应急反应?还是真正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?是否开始启用抗生素?
三、与感染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发展呈正相关。随着感染严重程度的增加,PCT浓度明显增高,尤其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诊断特异性明显高于WBC、CRP等指标,其特异性甚至可达到100%。
四、细菌感染治疗效果及预后观察,与疾病的发展呈正相关。PCT浓度的升高标志着炎症反应正 在进行中,使用足够的抗生素、感染灶清除术治疗等,PCT值下降,证明治疗方案正确,预后良好,反之需改变治疗方案。
五、指导抗生素治疗与使用管理。采用PCT浓度监测可以协助临床正确、合理的使用抗生素;将PCT检测用于门诊怀疑细菌感染的患者,可快速的明确诊断,合理的使用抗生素,防止抗生素的滥用,停止使用抗生素的指导方针PCT<0.25ng/ml。
六、在其他二级学科中的应用:如血液科,是否感染引起的发热、白细胞异常的鉴别诊断;风湿免疫科,对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感染的鉴别诊断;肿瘤科中针对放、化疗后是否感染引起的发热的鉴别诊断等。
因此,PCT检测对ICU、急诊科、呼吸科、外科、新生儿室等科室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;也可作为普通内科门诊、手术室、血液科、肿瘤科等科室常见的手术后、放化疗的常规感染性监测指标;同时可协助细菌培养对医院院内感染进行更有效的监测及判定。目前,循证医学数据已经证明使用PCT可改善临床感染的诊断、指导抗生素治疗。
检验科 郭喜